新北市樹林區舊地名「風櫃店」名稱由來之探討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0期、2017年6月25日。 

新北市樹林區舊地名為「風櫃店」,相傳是因為此地打鐵店林立而得名;然而現今在樹林地區卻沒有任何一家打鐵店存在。經過筆者實地進行調查後,發現唯一一家打鐵店「正吉打鐵店」在民國86年時已結束營業,改行經營餐飲業。「正吉打鐵店」乃是涂龍發先生在21歲時(戰後1948年),由桃園來到樹林所開設的打鐵店。該店舊址為樹林區博愛街23號,一開始原本是一塊空地,由建造紅瓦厝開始經營打鐵店;當時店面也沒現在餐飲店寬敞。涂龍發先生在樹林地區經營了四十多年之後,於1988年過逝。他的正吉打鐵店共有四位徒弟,打鐵店之後由徒弟之一的王加財先生接手經營,但是到了民國86年(1997)時因台灣整體產業結構的改變,而不得不結束打鐵店經營,並在原址經營餐飲業。

 

然而,樹林地區既然曾經打鐵店林立,為什麼根據戰後資料,當正吉打鐵店在1948年開設時,卻是當地唯一一家打鐵店呢?清治、日治時期又有多少打鐵店呢?在(數位方輿網站)收錄清嘉慶24年(1820)至道光9年(1829)間〈臺灣里堡圖〉,已出現「風櫃店」的記載。

 

在(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站)收錄兩則與海山保潭底庄「風櫃店」有關的古契書,其年代分別是清咸豐5年(1855)、清同治元年(1862),其地理位置在潭底庄。「風櫃店莊」曾是1871年刊行《淡水廳志》淡水廳轄下海山堡的一個村莊,根據張福壽在《樹林鄉土誌》中記載,「『潭底莊是當時之潭底、圳岸腳、三角埔、獇仔藔、陂內坑各庄之總稱。」而「『風櫃店莊即今之圳岸腳之一部分,俗稱十三公之東畔圳岸之地,當時有數戶住民以營商為業而形成一小市,其後因遇火災而遷移至樹林,而一般世人稱樹林為風櫃店」。可見,在清治時期「風櫃店」聚落因失火而往南遷移到樹林(昔稱彭福),原本的地名在日治時期因為鄰近「十三公」而被取代,還有一古文書是許氏家族許承舜先生所保存光緒3年(1877)鬮書,記載其祖祠「坐落擺接保西盛庄土名風櫃店下」,由上述文獻資料可知「風櫃店」是位於樹林與新莊交界處,在今樹新路「十三公」一帶。

 

到了日治時期對於地籍地號記載已不再使用「風櫃店」,這也說明現在樹林地區新舊地號中,有潭底段、圳岸腳段、彭福段、樹林段,卻沒有「風櫃店段」的地號,因為日治時期「風櫃店」地名在樹林已不再使用。1906年發行《桃園廳志》記載,海山堡彭福庄是由舊彭福(按,指彭厝)、後村、太平橋及樹林街合併而成。

 

戰後國民政府時期,地方士紳黃純青在1955年為「乙未抗日先烈樹林十三公之墓」紀念碑撰寫碑文,文中提到「卜風櫃店張厝圳右岸田頭稿藏一穴,因稱十三公。」更可以確認「風櫃店」是在「十三公」附近。1978年出版《樹林鎮志》記載首初出現「樹東里」為風櫃店莊舊地,並稱風櫃店莊就是現今樹林市街區,唯未將風櫃店與打鐵店聯想在一起。

 

       1. 樹林舊地名「風櫃店」地理位置及其變遷。

 

2. 「乙未抗日先烈樹林十三公之墓」紀念碑

 

節錄承舜先生保存有關「風櫃店」鬮書

仝立鬮書約字人六大房均分参房許應元五房河漢長房胞侄朝慶次房胞

侄佛賜四房胞侄神扶清溝六房胞侄淵泉清溪等上四大房派下先與堂兄弟等有承祖父遺下水田壹叚埔園壹所竹圍祖祠在內坐落擺街保西盛庒圡名風櫃店下其東西南北四至以及甲聲大租水粟抽的俱載契內明白至於同治元年壬戍陽月與堂兄弟立鬮約上四大房分作四字號元亨利貞先父四房貞字號拈得第壹鬮每年小租粟参拾石水田壹叚在祖祠左東至大岸西至亨房田為界南至張家田為界北至王家田為界又西畔過圳水田壹坵東至亨房田為界西至劉圳為界南至利房田為界北至王家田為界應食水甲四分五厘弍系半通流灌溉該納大租粟参石六斗弍升正該納水租粟弍石壹斗六升弍合半正併帶以司單壹紙批又拈得東畔埔園壹埒東至小溪為界西連大岸南至利房園北至元房園四至界址各為界該納抽的銀壹元参角柒点半正竊聞樹大花移根不移萬物有本水有源但逑來人眾浩繁難以合食兄弟嫂胞侄同同相議是以邀請  族房長到家参議前分每年小租粟参拾石連園在內今同同相議再的每年田小租粟弍拾四石園再的每年園稅銀弍拾元公議作六大房公分又另番仔園参叚每年共園稅銀拾玖元公議作六大房公分所有建置家器什物等件以及銀項作六大房均分  禱神拈定至公無私照配均平俱各悅服口恐無憑今欲有憑仝立鬮書約字一樣六紙每房各執壹紙存炤……

         那麼,「風櫃店」又是一家什麼類型的商店呢?在1998年出版《認識樹林鎮》及2004年出版《薪傳風櫃店》多記載舊地名「風櫃店」的由來都是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乾隆初年,福建泉州安溪人---張必榮、吳夢花、馬紹文等率人開墾樹林,在今樹東、樹北二里街上,設有多家打鐵店,來製造農具,因而變成居民聚集的地方,形成一個市集。由於,打鐵的時候,需要鼓風爐,也就是台語的風櫃,來鼓風煉鐵,而樹林也因為有不少的打鐵店家,因此,被稱為風櫃店莊。

 

第二種則是以前大漢溪尚可航行時,風帆通過樹林地區,由於地形關係,風勢較大,將風帆吹的呼呼響,類似風櫃所發出的聲音,因而稱之。

 

第三種說法乃是根據地方耆老所言,以前樹林唯一的商店在十三公墓旁,賣一些金紙、麵線、鹹魚等。這商店主人名叫風櫃,平時大家「相問」就說「到風櫃那兒」,因而得名。

 

但是在2010年出版的《樹林市志》則只有前面二種說法,把第三種說法剔除掉,並首次出現「打鐵店林立於鎮前街、博愛街一帶」的說法,不僅將風櫃店與打鐵店連接在一起,並指出打鐵店林立,實不知依據為何。更甚者是在2013年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的《臺灣地名辭書 卷十六 臺北縣 (上冊)》中則記載「今博愛街尚存不少的打鐵店」,這與事實相去甚遠,殊不知樹林最後一家打鐵店正吉打鐵店早在1997年即結束營業。

 

針對第一種說法,「因為有不少的打鐵店家,因此,被稱為風櫃店莊。」筆者認為這種說法頗為牽強,理由是當一個以打鐵店所形成市集的地方,應該要有一個比「風櫃店」更早被使用的地名;而且風櫃「店」通常只是指特定的某家店,如果有不少打鐵店家,地名用「風櫃莊」可能更貼切。

 

第三種說來是來自在地耆老的說法,就其地理位置,在樹林區樹新路與新莊區新樹林交界帶,位於樹林東北邊方向往新莊唯一道路上;而這家「風櫃店」在此經營雜貨店這類的商店是很有可能的。

 

從「臺北州檔案」中有關鶯歌庄打鐵店(鍛冶)的記載有3筆,分別是昭和3年(1828)、4年(1829)、13年(1838),統計資料顯示昭和34年鶯歌庄共有5家打鐵店,在彭福(今稱樹林)地區僅一家打鐵店,總製造價額這兩年呈些微增加,到昭和13年統計顯示鶯歌庄打鐵店的戶數減少1家剩4家,雖然沒有載明是哪一村莊的打鐵店結束營業,但總製造價額有明顯下滑,顯示對鍛冶農具鐵器需求在減少中。日治時期位於彭福(今稱樹林)的打鐵店據耆老訪談是在現今博愛街上NET商業大樓的位置,在日本戰敗前可能就已歇業。戰後涂龍發先生1948年由桃園來此開設打鐵店時,據王加財先生的說法,當時樹林博愛街一帶已無打鐵店。

 

1.日治時期鶯歌庄打鐵鍛冶店調查統計表


                                                                                                       資料來源:臺北州檔案,本研究整理。

結論:

新北市樹林區舊地名「風櫃店」的由來可追溯到1820年的古地圖,而古文書中亦有幾筆記載,唯其地理位置多是在位於圳岸腳,也就是今「十三公」一帶,這個由幾戶商家所形成的小聚落因為火災而往南遷移到今樹林區博愛街一帶,而「風櫃店」這地名就不再被使用。但是,從《樹林市志》記載,不僅把博愛街一帶當成風櫃店的所在地,完全沒有採信張福壽在《樹林鄉土誌》記載「風櫃店莊」因火災而遷村到樹林的記載。樹林區博愛街一帶在清治時期一直是彭福庄的一部份,日治時期則已稱呼博愛街一帶為「樹林」。另外,《樹林市志》記載當地打鐵店林立,但是在「臺北州檔案」中,昭和3年至昭和13年間彭福(今稱樹林)僅有一家打鐵店,《樹林市志》記載不知根據從何而來。

 

根據實地調查的結果,在民國86年(1997)樹林僅有的一家打鐵店結束營業,然而在2013年出版《臺灣地名辭書 卷十六 臺北縣 (上冊)》記載「今博愛街尚存不少的打鐵店」,顯然是欠缺田野調查而造成登載不實的情況。然而,「風櫃店」究竟是指打鐵店還是雜貨店?由樹林當地出版的《認識樹林鎮》及《薪傳風櫃店》同樣記載耆老的說法,「風櫃」是一家雜貨店老闆的名字,這說法在筆者訪談多位耆老時,也有人提出這樣的說法,相較於打鐵店的說法則更有可能。樹林舊地名因為《樹林市志》欠缺依據的記載,在現今網路發達的年代被廣泛傳播,可能會造成以訛傳訛的現象,這是令人憂心的。期待本研究能夠被正視,澄清民眾對樹林舊地名「風櫃店」由來的認識,成為真正瞭解地方歷史的一個起點。


更多樹林的歷史在

穿越樹林

https://shulinhistory.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