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西岸平原「劉厝圳」樹林段的身世探討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2期、2017年12月25日

新北市樹林區歷史從清康熙52年(1713)賴科等人合組「陳和議墾號」開墾海山庄開始,三百年來灌溉系統的開鑿及修繕持續進行著,而取水口設在樹林區水源街的「劉厝圳」、「張厝圳」都是在乾隆中葉開鑿的灌溉系統,日治大正時期將這兩條水圳整合為「後村圳」;戰後樹林地區仍維持以農業形態為主的村落,但是國民政府遷臺後,做為臺北市衛星城鎮的樹林地區開始由圳路密佈的農業城鎮快速轉變成為工廠林立的工業城鎮,灌溉用水被轉為大型工廠的工業用水,工廠的廢水又排入圳路、溪流,造成嚴重污染,隨著人口增加及都市開發,圳路大多數成為大小馬路下的排水溝,使得新一代的樹林人與新移居樹林的民眾斷絕了與水圳的連結,徒留市定古蹟「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供民眾憑弔。然而曾經是臺北地區灌溉面積最遼闊的後村圳灌溉系統,是否仍有任何遺跡留存下來,在水源地樹林地區經過多年田野調查及文獻搜尋後,發現這些灌溉系統仍有部份殘存著,其中充滿先民拓墾的智慧與巧思。本篇將探討劉厝圳樹林段的身世及潭底庄舊聚落「坎仔頭」最早開發路徑,借由地理資訊系統的圖資及文獻資料做為佐證,描繪出樹林地區最早開發聚落潭底庄的開墾路徑及舊地名「艋舺路頭」、「風櫃店」所在位置。

 

劉厝圳樹林段身世之謎

        在探尋樹林區歷史遺跡的過程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一條整治過的溝渠,竟然仍保有它原始的外貌,在讚嘆它美麗曲線之餘,它的身世更是亟待被揭曉的,而它現在的名稱是「劉厝圳」。劉厝圳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東北邊的「圳岸腳」與新北市新莊區的「西盛」分界,這段分界往西北方向在新莊區龍安里萬安公園銜接塔寮坑溪,與桃園市龜山區分界;往東南方向到新莊區大安路,再往南到板橋區崑崙里,劉厝圳在此匯入沙崙溝。這段以劉厝圳為主的樹林區、新莊區分界線總長度為四公里,其中劉厝圳就有三公里長,其中兩公里已在民國94年至99年間由前新莊市市長許炳崑完成整治。由1898年繪製的「臺灣堡圖」得知沙崙溝原本是大漢溪網流河道的一部份,是日治初期海山堡與擺接堡的分界,也是今日板橋區與新莊區、樹林區的分界。然而,許炳崑整治劉厝圳時並沒有採取截彎取直的做法,整治後的劉厝圳依舊蜿蜒,如果是人工開鑿的水圳應該不至於如此拐彎抹角,像這樣的曲流是屬天然溪流的形態之一,顯然劉承纘在清乾隆26年(1761)開鑿劉厝圳時,巧妙地利用天然溪流做為灌溉水道,那麼這條原本是天然溪流的劉厝圳,它的源頭又在哪裡?

 

1. 漢人開墾初期,溪流與湖泊分佈構想圖。

 

塔寮坑溪與塔寮坑溪

塔寮坑溪發源於桃園市龜山區新嶺里新潮嶺西側,先往北流再往東流,在新莊區龍安里萬安公園處呈90度往北流,並在新莊區瓊林里瓊林橋附近匯入大漢溪。在探討劉厝圳樹林段這條原本是天然溪流的源頭時,劉厝圳沿著樹林區、新莊區分界在萬安公園銜接上塔寮坑溪。然而,塔寮坑溪在萬安公園處向北急轉彎90度是很不自然的,這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如果塔寮坑溪在萬安公園處順勢向東南方向流去,似乎更自然些。因此大膽推測塔寮坑溪就是今稱劉厝圳樹林段這條原本是天然溪流的源頭,並且將這段劉厝圳稱為「古塔寮坑溪」。以下列舉三個事證來支持這項推測。

 

事證一「山腳斷層」的影響:由於塔寮坑溪在萬安公園突然轉90度往北流,這樣的流向是很不自然的,有可能是該處地質條件而影響流向,但也有可能是地殼變動造成的,從地質研究資料來推測,「山腳斷層」通過新莊頂埤角(即龍安里)附近,當山腳斷層錯動時造成臺北盆地陷落,位於山腳斷層上的塔寮坑溪極可能受到陷落地勢影響而改變流道,因而在萬安公園處河道改變最後呈現往北流向,並與原本下游河道切斷,這樣的推測可以解釋劉厝圳為何呈現天然曲流的形狀,因為原本是塔寮坑溪的中下游。


2. 山腳斷層位置圖,源頭在樹林三角埔。

資料來源:陳文山,〈山腳斷層〉,《科學發展 515 期》(科學發展月刊,201511月)。

 

事證二「段籍圖」分析:自先民來臺開墾,土地界線通常是以天然地形地貌為依據,溪流成為天然地界,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段籍圖〉《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仍可找到許多土地是以溪流做為分界,以新莊區「龍鳳段」來分析,塔寮坑溪在萬安公園處呈銳角狀朝西北方向轉彎,此銳角又更不自然,卻有利於說明塔寮坑溪原本是向東南方向流動;那麼現在河道為何是呈現90度往北方向?在萬安公園內的「圳岸腳福安宮」建廟簡史提供了答案,塔寮坑溪在民國79年截彎取直遷移後,民國97年初,經地方熱心人士,同心協力策劃,成立遷移籌建管理委員會,另建新廟……」,由這段建廟簡史記載瞭解到段籍圖中原本的銳角河道,在民國79被整修治成直角,這塊「新生土地」闢建成為萬安公園民國97年「圳岸腳福安宮」遷就座落在截彎取直後產生的廢棄河道上,借由段籍圖可以看到廢河道上有一條較窄的廢河道,顯示塔寮坑溪原本沿著廢河道往東南方向流動。

3. 、圳岸腳福安宮建廟簡史。

           4. 塔寮坑溪在截彎取直之前是呈銳角狀朝西北方向轉彎。

     

事證三劉厝圳開鑿工期:乾隆24年(17598月大漢溪洪水氾濫並且改道,潭底一帶的田地遭沖毀,原河道出現大片浮覆地(今日板橋區溪洲、沙崙、浮洲),乾隆26年(1761)興直堡業戶劉承纘著手開鑿萬安陂圳(又名劉厝圳),並在乾隆28年(1763)開鑿完成,劉厝圳全長40餘公里,劉家僅以兩年的時間完成;劉厝圳開鑿過程有許多爭議事件,在李進億《水利秩序之形成與挑戰—以後村圳灌溉區為中心之考察(1763-1945)》的一書中有詳細介紹,而其中一小段記載卻是極為重要的線索:

 

乾隆26年(17612月,劉承纘率領佃戶數百人引進大漢溪河水,注入潭底庄的低地,形成一座埤潭,計劃從這裡修築圳道引水到加里珍庄灌溉。

 

由此可知劉家自取水口開始就利用大漢溪網流河道(今稱沙崙溝)做為引水道,將溪水引入今稱劉厝圳的低地並形成一座埤潭,這段引水道的長度大約5公里長,是整條劉厝圳開鑿工程中相對困難的部份,但是利用天然溪流來修改做為引水道,就可節省許多時間及人力,而沙崙溝在當地也有耆老稱呼為「劉厝圳」,黃純青在其文章中描述小時候樹林水圳生活環境--「提起游泳,此乃為老漢最喜歡之運動,老漢住家,前臨張厝圳,後接劉厝圳,因此自二歲至五歲,三溺張厝圳,幾遭滅頂,幸而遇救不死」。黃純青所描述的劉厝圳就是今日沙崙溝,是昔日大漢溪網流河道。


5. 咸豐年間,溪流與湖泊分佈構想圖

                    6. 日治初期,溪流與湖泊分佈圖

            

艋舺路頭與風櫃店

對於劉厝圳樹林段身世探討的結果,將有助於古文書中地理位置及舊地名的判定,前面提到劉厝圳匯入沙崙溝,也就是古塔寮坑溪匯入大漢溪,這個匯入點的確認,將有助於認識海山堡潭底庄為什麼是樹林地區漢人最早開墾的聚落之一,進而瞭解當時村民及貨物通行的路徑。樹林區潭底里原本有一處地勢低窪約300甲的埤塘稱為「潭底陂」,在民國60年以前已被填土成為現在的樹林工業區,在潭底陂南方的小聚落稱為「坎仔頭」,當地民眾流傳最早來此地開墾的先民是從大漢溪划小船沿著水路來到潭底;在清咸豐5年(1855)及清同治元年(1862)分別有古文書記載「址在海山保潭底庄,土名艋舺路頭風櫃店.」,這裡所稱「艋舺路頭」就是先民自大漢溪轉乘小船到潭底陂的水路入口,而這個入口就是古塔寮坑溪匯入大漢溪的位置,從艋舺路頭沿著古塔寮坑溪可循水路進入潭底陂,而舊地名「風櫃店」是指在艋舺路頭這一帶的聚落。王世慶在〈海山史話(上)〉記載「同治年間已稱為風櫃店庄,當時有數戶住民營商形成一小市,後遇火災乃遷至其南約五百公尺之樹林,但一般仍稱樹林為風櫃店」。再依據張福壽《樹林鄉土誌》及黃純青「乙未抗日先烈樹林十三公之墓」紀念碑文都記載風櫃店的位置就在今日稱為「十三公」的地方。

7. 、「艋舺路頭」與「風櫃店」現在位置圖。

         

借由上述三事證,本研究將許炳崑整治的劉厝圳其身世做大膽推測,塔寮坑溪的流向在山腳斷層以下是往東南方向,因為山腳斷層錯動造成臺北盆地陷落,導致塔寮坑溪從山腳斷層以下的河道改變往北流,使得原中、下游河道成為沒有源頭的「古塔寮坑溪」,雖然沒有上游水源的補充,但仍與潭底陂相連通,又因為「古塔寮坑溪」位於淡水河感潮帶,受淡水河潮汐影響,數十萬年來仍維持曲流形態。在清乾隆年間劉厝圳開鑿時,「古塔寮坑溪」被做為埤潭及引水道,更巧妙的事情是,最近一次劉厝圳整治後仍保留了它原始樣貌,才得以讓世人一窺古塔寮坑溪蜿蜒河道的身影。

 

8. 蜿蜒的劉厝圳。
資料來源:施淑敏女士201711月拍攝。

        9 劉厝圳整治工程紀事碑201012月設立


更多樹林的歷史在

穿越樹林

https://shulinhistory.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