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變遷視角解讀歷史傳說: 以新北市樹林區清代五大聚落的形成為例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7期、2020年3月25日 

一、前言

  新北市樹林區關於河川的記載,在不同版本地方志裡的地理介紹中,多只提到大嵙崁溪(大漢溪),少部份對大嵙崁溪網流分佈做較詳細的記載。樹林地區漢人入墾時,大嵙崁溪豐沛的水量為艱辛的拓墾帶來甜美的果實,但往往在一夕間也帶走先民的生命及家園,因此大嵙崁溪成為歷史中必需記載的大河。先民拓墾過程,從乾隆年間記載出現第1個聚落,發展到光緒年間11個聚落,這些聚落形成的地理因素,不應該只有受到大嵙崁溪的影響。樹林地區轄區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位於龜崙山脈的丘陵地,丘陵地最高點是高程405公尺的大棟山,龜崙山脈經過長期風化侵蝕而形成許多溪流及山谷,這些溪流直接或間接匯入大嵙崁溪,但在文獻上對於這些溪流並未記載,部份溪流因先民開墾、利用,如今則被誤解為灌溉水圳,有的溪流出現在地方志以「開闢傳說」的方式帶著神秘色彩記載,造成民眾對地方歷史認識的巨大障礙。樹林地區聚落形成的記載有賴於精確的地理資訊,1904年《臺灣堡圖》的完成,不僅記錄了當時的地形地物,也把自乾隆至光緒年間各聚落界址記錄下來,後人據此得以探索樹林地區聚落形成的地理因素。然而,這些聚落形成時其邊界決定的依據是什麼?在文獻上並未記載,本文經由田野調查及地理資訊系統,找出被遺忘與誤解的溪流,探討1760年(乾隆25)時五大聚落形成的地理因素,進而解開《樹林鎮志》記載二大開闢傳說之謎。本研究地圖繪製以中央研究院 WMTS 服務〈日治行政區-街庄(1900年代)〉以及新北市20mDEM網格數值地形模型資料為底圖,參照《鶯歌鄉土誌》、《樹林鄉土誌》、《樹林鎮志》等地方志記載,不同時期行政區的合併或分割,數化1741-1887年清治時期新北市樹林區各行政區(庄),鄰近山區的聚落通常以容易分辨獨立山頭及山脈稜線做為界線,在地圖判讀上實無疑義,本文不予探討。

二、海山莊各聚落形成的年代與地理條件

        海山地區的拓墾,從1713(康熙52賴科、王謨、鄭珍、朱焜侯等4人組成「陳和議墾號」取得經營權開始。到了1741年(乾隆6)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開始有「海山莊」的記載,《樹林鎮志》引用此記載可見海山莊是新北市樹林區自漢人入墾以來第1個聚落名稱。不過真的投入資金、人力具規模來開墾海山莊已經是30年後的事。1743年(乾隆8)海山莊的經營權轉賣給胡詔,胡詔進入海山莊開鑿埤圳,灌溉荒蕪的土地成為良田。1750年(乾隆1412月)古契書已有「潭底庄」記載; 1751年(乾隆16)海山莊經營權轉賣給「張吳文墾號」;1756年(乾隆21)古契書出現「山仔腳庄」記載; 1760年(乾隆25)海山地區的經營權由「張必榮業戶」完全掌控,此時從海山莊又劃分出三角埔庄、彭厝庄以及石頭溪庄等聚落,海山莊經過將近50年拓墾,發展成為5大聚落,到1871年有8個聚落,到1887年更達11個聚落(圖1)。


1 新北市樹林區清代各時期聚落圖。

2  1741(乾隆6海山莊地形圖。

說明:海山莊由大嵙崁溪、塔寮坑溪及古塔寮坑溪所圍繞。

(一)由丘陵與溪流圍繞而成的海山莊

        海山莊地形地貌種類多樣,西部為南北走向的丘陵地稱為龜崙山脈,在地質學則稱為山子腳山塊」;北部為氾濫平原與草生地,以潭底埤為最低窪處;中部因龜崙山脈受自然侵蝕所形成的沖積地形,自橫坑仔及坡內坑山谷往東至大嵙崁溪止是沖積平原與河階地形;南部為大嵙崁溪網狀支流與河埔地。海山莊四周除了西邊的龜崙山脈,北、東、南三邊分別有三條溪流圍繞成為天然界址。大嵙崁溪的網流從海山莊的南部穿越,轉東北方向往新莊流去,因此大嵙崁溪成為海山莊南邊及東邊的天然界址;在北邊則有發源於龜崙山脈的「塔寮坑溪」,在《淡水廳志》稱塔寮坑溪為「海山小龜崙溪」,塔寮坑溪出了山區後在「頂埤角」附近轉往北流,在新莊區瓊林里匯入大嵙崁溪,塔寮坑溪在頂埤角以上的河道是海山莊的北邊界址;東北邊則以一條沒有源頭的溪流為界址,筆者曾探討這條被當作「劉厝圳」溪流的身世,並推測其為「古塔寮坑溪」。海山莊在漢人入墾前是平埔族龜崙社領域,漢人來此開墾歷經70年,到了1783年(乾隆48)時才訂立「龜崙社開闢古契」載明界址,龜崙山脈以東的山丘成為「張必榮業戶」所有。因此推測在1741年時,漢人應該已有限度的在進入山區開墾,本研究假設龜崙山脈高程150公尺做為平埔族龜崙社與漢人的界線(圖2)。

 

(二)時隱時現的獇寮溪

        1760年先民已在樹林地區開闢出五大聚落。在北部的氾濫平原與草生地上開墾,經常遭受水患之苦,每當下大雨時,發源於三角埔山及尖棟山(獇寮山)的獇寮溪很快的使潭底埤水域擴大、氾濫到汪洋大海般,此時能疏導水患的水路有兩條,往南由古塔寮坑溪匯入大嵙崁溪,往北由獇寮溪在頂埤角排入塔寮坑溪再流經新莊匯入大嵙崁溪。獇寮溪總是在水患期間被淹沒,卻是三角埔唯一的疏洪道,因而成為北部重要界址,五大聚落形成時,三角埔庄與潭底庄便以獇寮溪為界址(圖3)。在一次田野調查時,在新開闢道路「俊興街」旁的樹叢中,第一次看到樣貌相當原始的獇寮溪身影(圖4),經資料比對後確定是潭底庄與三角埔庄的界址,且在《臺灣堡圖》已有記載,卻沒有被注意。進一步以《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描繪出獇寮溪從山上到平原的完整水域。

3 1760年(乾隆25)海山莊北部地形圖,套疊現今鐵公路供對照

說明:獇寮溪為三角埔庄與潭底庄的界址;橫坑溪為潭底庄與彭厝庄界址。

4 獇寮溪殘跡

(三)被誤解為十二股圳的橫坑溪

        位於樹林市區有條大溪流,現在在幾座橋上仍可看到它的身影,它的末端在熱鬧的樹林夜市博愛街頭,這裡曾經有座浮景橋,是後村圳第一水橋,水橋下的溪流往下游(東邊)不到100公尺就流入板林路下的沙崙溝(昔大嵙崁溪),溪流往上游在鎮前街有樹林橋跨越,在中山路有珠廉橋,在長壽街有良士橋,在良士橋附近往上游有約1公里長的木棧道供民眾休憩用,這木棧道稱為「十二股圳木棧道」,把這條溪流稱為十二股圳是很大的誤解。十二股圳的前身「福安圳」在距今260年開鑿,當時先民利用這條溪流做為福安圳水路的一部份,並在溪流上挖掘埤塘及設置閘門蓄水,當地稱此埤塘為「石埤仔」,石埤仔現在已被填平蓋大樓(大安路277號「大安尊邸麗晶大樓」)。十二股圳在石埤仔之後就不利用這條溪流,而是另鑿圳道灌溉潭底、三角埔一帶,現在樹人家商學校後方圍牆外仍可見十二股圳。現在保存下來日本時代《臺北州檔案》文書中清楚標示在濟安宮前的溪流為「川」(圖5)。這條溪流近年來因地緣關係而稱為「橫坑溪」,其源頭來自大棟山,匯集於橫坑仔山谷(今東和街),流經樹林市區後匯入大嵙崁溪。橫坑溪流域在1904年《臺灣堡圖》已有清楚記載,1760年潭底庄與彭厝庄就是以橫坑溪為界址。

 

(四)山仔腳庄與彭厝庄之間不規則界址形成的地理因素

        樹林地區的中部有坡內坑、橫坑仔及中坑等山谷,因龜崙山脈長期沖刷、侵蝕所夾帶的沖積土,自山谷延伸到大嵙崁溪形成大型沖積平原,沖積平原的北邊以橫坑溪為界,東邊、南邊以大嵙崁溪為界,由坡內坑口向西南方向延伸,到今日山佳車站的中坑口;沖積平原上因自然沖刷與大嵙崁溪的洪水侵襲形成許多小溪,加上地層自然抬升而出現河階地形,先民在如此複雜的地形上開墾,以河階與許多小溪為界而形成山仔腳庄與彭厝庄不規則界址(圖6,現在東和街口的臺鐵樹林調車場、南樹林站、山佳國小都位於河階上,在太平路太平橋下就是沖積平原上的小溪之一。不過,由《臺灣堡圖》清楚記載著這條現在被稱為「鹿角溪」的大嵙崁溪網流,為何沒有被當成聚落間的界址?這問題要由〈樹林開闢傳說〉中尋找解答。

5 海山郡鶯歌庄避病舍新築工事配置圖


三、解開二大開闢傳說之謎

(一) 潭底開闢傳說與獇寮溪

        在《樹林鎮志》中有〈潭底開闢傳說〉記載,先民可乘大船由大嵙崁溪直入潭底,其中有些地名地方耆老仍可以指出其位置,「藍厝」位於三俊街107巷內,「大竹圍」位於保安二街64巷到文林國小一帶,據耆老口述,在千歲街70巷口曾有農民開墾時挖掘到繫在大樹幹的粗繩索,認為是繫船隻用的,筆者以地緣推測是文獻記載的「艋舺渡頭」。由潭底開闢傳說的中的地名及船隻行駛的港路與獇寮溪流域相符,因此確定這條港路就是獇寮溪。此外,在《臺灣地名辭書》記載「港仔溝」是潭底埤舊排水路,這港仔溝就是獇寮溪。

 

潭底開闢傳說

潭底為本鎮開闢最早之地。其範圍為北起今之三多里,南迄東山里一帶之山麓地帶。當時陸路不能通行。因潭底於時水大,可行大船,故開闢者可乘舟由大嵙崁溪上溯,而直入潭底;因交通便利,潭底開闢之早,實坐因於此。至今尚有遺跡可鑑:如今之保安街與木器工業 區附近路口交叉處,相傳稱為大稻埕埔,今潭底里稱為大竹圍地方,    相傳稱為艋舺渡頭;艋舺乃古代高山同胞所稱獨木舟之意,由此可知   我開闢之先民,乘獨木舟上溯來此之蹤跡也。至今該地地下二、三尺 處,尚有卵石所舖之平坦地面一片,其為當時之渡頭碼頭,自無疑義。又於今之三多里藍厝之前與今圳安里分界處,有地名曰桃子園埕。而   潭底港特居重要。昔時稱今桃園縣之南崁港為外港,海山保為內港(包括新莊及潭底港)。時潭底之水經三角埔與搭寮坑溪合流,於此下游則稱曰後港,今新莊鎮尚有後港子之名稱可知。後以港路淤積,潭底變為一大池沼,終至乾涸,實令人不勝滄海桑之感。

 

(二)樹林開闢傳說與鹿角溪

        比較1904《臺灣堡圖》與1921年《臺灣地形圖》,在相距17年間樹林區這段大嵙崁溪網流改變非常大,可見大嵙崁溪洪水的可怕,在李進億《水利秩序之形成與挑戰-以後村圳灌溉區為中心之考察(1763-1970)》一書附錄3中,整理歷年侵襲臺灣北部之颱風與暴雨表,在1904-1920年間,就有18次災情記錄,不難想像大嵙崁溪具摧毀性的洪水對地形地貌改變的能力及帶給先民生計的影響有多巨大。1760年時山仔腳庄、彭厝庄與石頭溪庄已出現在文獻記載裡,山仔腳庄與石頭溪庄的界址為一條平滑曲線,推測此曲線在界址選定時曾經是一條明顯的網狀支流因而被當作界址,而那時鹿角溪還未出現,才沒有被當作界址,鹿角溪是在1760年後因洪水改變河床的地形所出現的新支流,那麼鹿角溪是在何時出現呢?答案就在〈樹林開闢傳說〉的記載,「約至咸豐年間,因洪水災害,一夜之間,形成彭厝小溪,遂將今東山里一帶分為二片....」。這裡的東山里是山仔腳庄的東半部,而彭厝小溪就是流經山仔腳庄與彭厝庄的鹿角溪。在1760年前,在咸豐年間有2次災情記錄,情況應不至於造成巨大災害,往其他年代尋找線索,在1760年到1903年間,造成災情的記錄有23次,其中最有可能造成大災害的應該是1818(嘉慶23)《淡水廳志》記載「大水,永安陂壞」,李進億老師在書中記載「大嵙崁溪發生洪災,張厝圳的圳頭及圳道損壞嚴重,但此時張家的家勢略衰,無力獨力出資修復....。」因此推測鹿角溪出現的時間應不是傳說中的咸豐年間,而是在嘉慶年間因大嵙崁溪洪災而出現的支流。

  

    樹林開闢傳說

    相傳今本鎮樹西里、東山里一帶,約北起榕樹橋,南至太平橋,皆為簡姓所闢,約至咸豐年間,因洪水災害,一夜之間,形成彭厝小溪,遂將  今東山里一帶分為二片;即現在之過溪仔及中洲港地方。當時簡姓為一  大族,因被水災,家破人散,悉遷今桃園縣龜山地方。當簡姓盛時,相  傳有耕牛十多頭;稻穀收割時,有人夫十多班之多。現在本鎮各地,尚  有簡姓之祭祀公業分散各處,即其祖先所遺。

    

6 1760年(乾隆25)海山莊中、南部地形圖,套疊現今鐵公路供對照。

說明:山仔腳庄與彭厝庄的界址因為沖積平原與河階地形而顯得不規則。山仔腳庄與石頭溪庄的庄界是一條已經消失的大嵙崁溪網流,在1760年劃分庄界時鹿角溪尚未出現,鹿角溪在1818年因為洪水才出現的網流。

樹林地區中世紀地形構想圖。

四、結語

        從聚落形成到開闢傳說,新北市樹林區的開墾與溪流息息相關,在周邊有大嵙崁溪、塔寮坑溪、古塔寮坑溪等3大溪流圍繞,在境內由北部到南部分別有三角埔溪、獇寮溪、潭底溪、坡內坑溪、橫坑溪、中坑溪、石灰坑溪等7條大小溪流分佈(圖7,這些溪流在文獻上並無明確記載,但在《樹林鎮志》有二則開闢傳說」卻記載著兩條溪流,隱藏著地理變遷與聚落形成的重大訊息,一則是〈潭底開闢傳說〉裡,先民由大嵙崁溪乘坐船隻循著塔寮坑溪與獇寮溪進入潭底拓墾的故事,另一則是〈樹林開闢傳說〉中,因大嵙崁溪洪水而形成新網流的彭厝小溪(今稱鹿角溪),以及簡姓家族被迫他遷的故事;這二則傳說中的溪流對照今日地理資訊,不僅解開傳說之謎,同時驗證溪流的分割是聚落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自先民成功拓墾海山地區,樹林成為淡水河西岸平原灌溉水圳的水源地,把蠻荒之地改造為具農村特色的親水環境,其間溪流、湖泊、水圳、田園等等景觀交織,使潭底埤成為臺北市近郊著名的遊獵地。然而,滄海桑田!如今潭底埤早已填土成為樹林工業區,在樹林轄區內的許多溪流,大多成為排水溝,使民眾與溪流更加疏離。期盼本研究能補充地方志對地理記載不足的部分,開啟民眾對當地地理重新認識,進而與地方的歷史脈絡相連結。



更多樹林的歷史在

穿越樹林

https://shulinhistory.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