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樹林區第一古圳「十二股圳」歷史探究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24期、2023年6月25日

資料來源:臺北州檔案

一、前言


臺灣北部的拓墾,開始於康熙48年(1709)業戶「陳賴章」請墾新莊平原;康熙52年(1713)由鄭珍、王謨、賴科、朱焜侯等4人以「陳和議」為戶名請墾海山庄,將墾地分成4股各自開墾,雍正2年(1724)鄧旋其收購王、朱2股份,但因無力開圳灌溉,在乾隆8年(1743)鄧旋其將其中1股賣渡給胡詔,這1股即位於樹林三角埔地區。胡詔開鑿出樹林第一條埤圳「福安埤圳」,在清治末期更名為「十二股圳」。文獻對於福安埤圳記載主要有清治時期《淡水廳志》記載福安埤圳與日治初期《桃園廳志》記載十二股圳,後續的研究記錄大多引用此二部地方志書,不過大多採取部分引用,或是合併部分引用。發行於昭和9年(1934)《鶯歌鄉土誌》在水利章節中有一張昭和7年(1932)竣工的「十二股圳取入口」照片,卻無其修建紀錄。戰後時期《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會誌》記載十二股圳,除了部分引用前述二部地方志書,並增加戰後十二股圳修築紀錄。民國108年(2019)新北市政府將「樹林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臺北縣政府時期在民國99年(2010)舖設「十二股圳木棧道」供民眾休憩,10多年來這條已有270年歷史的古圳道又重回民眾生活記憶中。不過,《淡水廳志》以140個字記載已有125年歷史的福安埤圳是顯得過於簡略,且多數缺乏時間點的記載,因此要認識福安埤圳的歷史,就必須能解析這些時間點,才能再現福安埤圳的歷史,由於數位典藏的成果及服務網站平台的開放,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以及田野調查的成果,本文藉由多條線索整理出福安埤圳不為人知的歷史,期待本文能引領讀者親自走訪樹林第一古圳。本研究地圖繪製以中央研究院 WMTS 服務〈1948年美軍航照影像〉為底圖,參考新莊、海山水利委員會灌溉區域圖及地籍圖等繪製圳道,加上現代鐵、公路方便讀者閱讀。


二、從福安埤圳到十二股圳歷時百年的拓墾史


康熙49年(1710)清國在臺灣北部編派經制兵駐防,來自臺灣南部與中國的拓墾者競墾臺北平原。樹林位居臺北盆地南端,東鄰水量豐沛的大嵙崁溪,西倚龜崙山,是一處水患頻繁之地,也是一處灌溉千頃良田的水源地。樹林第一古圳在惡劣的環境下開鑿,其演進可分為福安陂、石埤仔、樹頭陂、張豐順公號、海山庄樹頭陂公議約、十二股圳組合等階段。在進一步探討之前,將引用主要文獻《淡水廳志》、《桃園廳志》抄錄、翻譯如下。


《淡水廳志》記載福安埤圳:


福安陂,在海山堡,距廳北一百里。圳長八里許。業戶張必榮、吳際盛合佃所置。其水自二甲九分擺接溪源至樹頭陂引入。後因大水沖壞,業佃林弼益等移置海山之麓中坑口,鳩資築壩,寬三丈餘,長一百六丈。後購陳金聲田地添設陡門,外通連陂水,内分圳道三,各寬一丈餘,長八里許;仍由二甲九溪源分流灌溉海山莊田三百餘甲,上至石頭溪,下至三角埔。


《桃園廳志》記載十二股圳,翻譯如下:

十二股圳由海山堡石灰坑引大嵙崁溪水,經過太高坑,在山仔腳一分為二,主流灌溉彭厝、太平橋、後村、潭底,圳長5120間(9308公尺)。支流灌溉獇仔寮、三角埔、圳岸腳,長1520間(2763公尺),並以後村圳為消水溝。灌溉田509.1甲,園4.2甲,一份水租課6.5石稻穀,全年共收617石稻穀。詳細創始年代,同治11年(1872,明治5年)林本源等收購圳路一帶的土地進行開鑿。光緒6年(1880,明治13年)及明治31年(1898)兩度改鑿、修理,共花費2822圓,將其分成12股,因此稱為十二股圳。明治34年(1901)認定為公共埤圳……。


(一)福安埤圳開鑿及命名


乾隆8年(1743)胡詔承購鄧旋其位於海山堡三角埔庄的拓墾權,在極為困難的環境下成功開鑿福安埤圳,成為樹林第一條灌溉系統。此時由於資金與工程技術等因素的不足,要引入大嵙崁溪的水是相當困難及危險的,因此以修築埤塘截取山澗溪水的方式蓄水灌溉是在樹林開鑿埤圳初期的作法。胡詔在潭底公館後方的山谷口,利用地形填土築壩,完成第一口灌溉蓄水埤塘,並挖掘圳道到三角埔灌溉。此埤塘由胡詔開鑿,其名稱取與「胡」諧音的「福」,而稱為「福安陂」,此山谷因福安陂而稱為「陂內坑」,從陂內坑匯流的溪流稱為「陂內坑溪」。而陂內坑溪原本在坑口匯入「橫坑溪」,為了截取橫坑溪水,在橫坑溪流經舊地名「後壁厝」的地方以改造橫坑溪的方式修築另一口埤塘稱為「石埤仔」,並設閘門將溪水引入圳道。此時期的福安埤圳從橫坑子口、陂內坑口、石埤仔到三角埔,長度約4600公尺,就是《淡水廳志》記載的:「福安陂,在海山堡,距廳北一百里。圳長八里許。」這是胡詔成功開鑿福安埤圳的規模。



(二)鑿樹頭陂引大嵙崁溪水

胡詔雖然成功開鑿福安埤圳,但龜崙嶺畢竟是一處獨立的淺山,其山澗水並非穩定豐沛的水源,使得胡詔開墾事業並不順利。乾隆16年(1751)胡詔將一半的股權買給業戶「張吳文」。乾隆19年(1754)張吳文取得海山庄全部經營權。乾隆22年(1757)張吳文陸續拆夥,馬詔文先行退股,到乾隆25年(1760)張方大、吳洛雖然各自成立業戶「張必榮」與業戶「吳際盛」,仍舊為引取大嵙崁溪水的艱巨工程而相互合作,開鑿樹頭陂成功引大嵙崁溪水做為水源,灌溉山子腳、彭福、陂內坑、潭底、圳岸腳、獇子寮、三角埔等地共400餘甲的田。因此《淡水廳志》記載「業戶張必榮、吳際盛合佃所置。 其水自二甲九分擺接溪源至樹頭陂引入。」業戶張必榮開墾工作進展迅速,在乾隆時期完成三大拓墾事蹟,分別是乾隆26年(1761)「墾地清丈」、乾隆32年(1767)「戶糧房經營權之承購」、乾隆48年(1783)「山嶺境界之分家」,而管理監視水源地樹頭陂的「樹頭陂藔」是山嶺境界的南至,以此線索推測樹頭陂的位置在牛埔山下,現今福德街一帶。
此時期的大嵙崁溪水量相當豐沛,經常因暴雨引發洪水。參考歷年侵襲臺灣北部之颱風與暴雨的統計資料,從1783年至1900年百餘年間致災性洪水不下10次,每一次的洪水多可能造成福安埤圳損壞,也是對樹林張家拓墾事業一大考驗。



(三)漳泉械鬥下的土地爭奪(由張豐順公記演變至林弼益公號)

《淡水廳志》記載,嘉慶23年(1818)永安陂圳遭大水沖壞,「此時張家的家勢略衰,無力獨自出資修復,於是由『張豐順公記』出面整修」。這一年遭大洪水沖壞的不只是張厝圳,洪水也造成大嵙崁溪網狀支流改變,原本做為山仔腳庄與石頭溪庄分界的水路因洪水消失,並出現新的支流,此時福安埤圳的圳頭與圳道也遭洪水沖壞,張豐順不只接手整修永安陂圳,本研究認為還包括福安埤圳,其事證是在一塊咸豐元年(1851)的石碑上,此碑原本無題,日治時期臺灣史料調查室將此碑登錄為「圳水取締碑」,戰後收錄到古碑拓本時被登錄為「嚴禁永安陂圳爭水碑記」,其碑文提到劉承纘轉賣萬安陂圳給陳源興,並附帶「石埤仔、牛埔山、獅頭山三條坑水。當時失于照顧,仍分張姓圳水引入陳圳分灌」,此事引起張豐順不滿而將水源截塞。此碑文因出現永安陂圳與萬安陂圳等記載,因而被當成張厝圳與劉厝圳爭水事件的一部分。然而碑文記載的地名僅有石埤仔、牛埔山及獅頭山等三處,這三個地名正好位於福安埤圳圳道附近,而且到現在都還是當地人使用的地名。

樹林張家的張福壽在《樹林鄉土誌》記載發生在咸豐9-11年(1859-1861)的漳泉械鬥,「在新莊地方的泉、漳人之爭再起,漳州人得粵族之助,一時將泉州人壓迫至大稻埕,故本地漳、粵之勢力極為猖獗,泉州人大多避難於三峽」;同一時期的歷史,許雪姬記載這次的漳泉械鬥「是土地爭奪問題,以及過去的宿怨使然……率領數百個漳州人攻擊板橋附近的泉莊……招募壯勇,四出焚搶,幾至激變」。此時樹林張家在北臺灣的拓墾事業已歷經百年,經歷屢次天災及人禍的衝擊,家勢大不如前,已無力整修水圳,這時由板橋林家的林弼益公號將樹頭陂「移置海山之麓中坑口,鳩資築壩,寬三丈餘,長一百六丈」,中坑口就是今日山佳火車站一帶,其時間點應該在1861年漳泉械鬥之後。

再者《淡水廳志》刊行於同治10年(1871),記載「向陳金聲收購田地添設閘門,外通連陂水,内分圳道三」一事是在1871年之前,對照《桃園廳志》記載則是發生在1872年,可見樹頭陂移至中坑口之後,購地修築圳道的工作持續了數年。此時期福安埤圳的圳道仍然與樹頭陂、福安陂、石埤仔等池塘連通,而引水口就在石灰坑口。最後《淡水廳志》記載「上至石頭溪,下至三角埔」,這石頭溪指的就是大嵙崁溪,這是樹林、山仔腳、柑園一帶的住民對於流經此地的大嵙崁溪獨有的稱呼,就像土城、板橋住民曾以「擺接溪」來稱呼大嵙崁溪一般。以上是有關《淡水廳志》、《桃園廳志》對福安埤圳記載之探討。 然而發生在北臺灣的漳泉械鬥過了10年後,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記載稱板橋林家為「鉅富」,對於福安埤圳的記載則簡略記之,特別是土地爭奪下埤圳所有權更迭的事情隻字未提;到了日治時期《桃園廳志》更直接將福安埤圳的歷史刪除,並將同治11年(1872)年記載為十二股圳的創始年代。

(四)由福安埤圳到十二股圳的演變
福安埤圳的圳頭遷移到中坑口,但樹頭陂的名稱並沒有因為遷移而改用其他名稱來取代。「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可查詢到數筆與樹頭陂有關的古文書,最晚在光緒17(1891)及明治32年(1899)樹林地區仍有配食樹頭陂水的記載。最值得注意的是,明治32年(1899)已是日治時期,福安埤圳的管理者已是「海山庄樹頭陂公議約」。《桃園廳志》記載光緒6(1880)及明治31年(1898)十二股圳兩度改鑿、修理,共花費2822圓,將其分成12股,因此稱為十二股圳,其時間點與「海山庄樹頭陂公議約」重疊,因此「海山庄樹頭陂公議約」可視為福安埤圳時期過渡到十二股圳時期的管理者。到明治31年(1898)止,樹頭陂已經歷了140年,而福安埤圳更已有156年的歷史。

(五)日治時期的十二股圳
從福安埤圳到十二股圳,其灌溉區域始終在大嵙崁溪左岸的樹林轄區內,到了明治31年(1898)福安埤圳改名為十二股圳,明治34年(1901)被認定為公共埤圳,但其公共化的過程並不順利,直到大正元年(1912)由政府出資以每股90圓收購圳主權,才完成公共埤圳公法人化的過程。從一張昭和6年(1931)山子腳渡船場附近的簡圖得知,此時鹿角溪被圍堵蓄水成為十二股圳(樹頭陂),而且也有往上游取水口的水路。昭和7年(1932)「十二股圳取入口」竣工,當時鶯歌庄長今澤正秋在《鶯歌鄉土誌》對此重大建設留下難得的圖片,卻沒有文字介紹,似乎透露了十二股圳難以訴諸文字的悲壯歷史,而這圳頭在往後80多年的歷史記載裡徹底被遺忘。昭和11年(1936)《日治初期台灣埤圳調查與台帳》〈臺北州管內埤圳調〉記載,十二股圳各支線名稱、灌溉面積及取入口的位置等資訊。資料顯示山子腳支線灌溉面積達151甲,山子腳成為樹林主要農業產地,其原因在於大嵙崁溪因桃園大圳分走多數的溪水,使得下游水量驟減,行水區出現大面積的浮覆地,並由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管理出租給農民耕作,為提供浮覆地灌溉水源,在取入口上游的導水路新挖掘山子腳支線,做為山佳地區灌溉用水。廖紫竹家族保留從民國41-48年(1952-1959年)繳納水租的收據,收據上的業戶仍是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另外,昭和3年(1928)黃純青擔任鶯歌庄長時,聽聞臺北州當局有意將後村圳的取人口改到與十二股圳同一處,也就是水源位於石灰坑口的大嵙崁溪,黃純青向臺北州知事三浦碌郎表達地方上對此計畫的不安,而此計畫日治時期並未執行,到了民國65年(1976)才完成,稱為後村圳導水路。

資料來源:臺北州檔案




資料來源:臺北州檔案




三、戰後時期十二股圳修築遺蹟

戰後農田水利會僅簡要記載十二股圳整修,「由於河床變動,於民國38年10月改設進水口於原進水口上游百餘公尺處,並改善導水渠為暗渠,全長580公尺……。於民國65年間因後村圳導水路順沿山佳鹿角溪河川地延伸至十二股圳導水路連接」。民國38年(1949)整修的導水暗渠是利用溪石建築高1公尺,頂寬0.3公尺,底寬0.5公尺之卵石漿砌雙面牆,頂面蓋以厚度0.18公尺,直徑1.7公尺的半圓無筋混凝土,厚度0.1公尺之混凝土渠底。民國47年(1958)完成山子腳堤防興建,民國65年(1976)後村圳導水路為矩形箱涵。從耆老劉坤先生訪談得知,石埤仔到戰後仍使用了幾年,劉先生小時候常來這裡洗澡,那時石埤仔底部已舖設水泥,閘門底部常開一小縫隙,除了消水外,還兼具排砂功能,可將池底的砂土排到橫坑溪下游。民國37年(1948)臺灣航空照仍可見到石埤仔的身影,石埤仔的面積推估約有300坪,現在已填平蓋了大樓。



四、隱藏160年的樹頭陂

自從同治10(1871)《淡水廳志》以140字記載福安埤圳,之後在記錄福安埤圳或十二股圳的文獻中,只有少數完整引用這140字,採部分引用者常略過「移置海山之麓中坑口,鳩資築壩,寬三丈餘,長一百六丈」,這雖然是一小段文字,卻清楚記錄其位置、工法以及尺度。中坑口無疑地就在山佳火車站一帶,工法填土築壩,寬3丈多,長106丈,在山佳車站周邊有如此大量體的構造物,應該相當明顯可見的。經地理資訊軟體QGIS繪製後,筆者大膽認為160年前在中坑口填土所築的壩堤,就是山佳車站前的中山路,這段在中山路三段147號至245號前的道路長度約340公尺(106丈),本研究以「中坑壩」稱之。山佳車站北側由太高坑、中坑、蓋南坑(蓋淡坑)等三處坑水匯集而成的溪流稱為「鹿角溪」,出山谷後匯入大嵙崁溪,此處鹿角溪匯流處的寬度至少有60公尺。中坑壩完成後鹿角溪被截取蓄水成為新的「樹頭陂」,其蓄水面積約1.2公頃,這是1861年板橋林家遷移樹頭陂至中坑口完成時的規模,中坑壩不僅有蓄水功能,也兼具堤防功能來抵擋大嵙崁溪的洪水。



     《桃園廳志》記載光緒6年(1880)及明治31年(1898)十二股圳兩度改鑿、修理,此時已是日治時期。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決定放棄原本清治時期建築從臺北、海山口到桃仔園的鐵道路線,改由臺北、萬華、枋橋、樹林街到桃仔園的新路線取代,新鐵道路線從明治32年(1899)10月完成規劃,其調查報告書中記載位於樹林區有樹林庄溪、鹿角溪兩處要建造鐵道橋跨越,樹林庄溪就是發源於龜崙山的橫坑溪,而鹿角溪就位於山佳車站旁,鹿角溪鐵道橋全長43呎6吋(13.21公尺)中間有一處橋墩,可見山子腳驛興建前的勘查,就計畫將鹿角溪口從60公尺縮小至13.21公尺。而第一代站房是沿著山腰並縮小樹頭陂面積才有空間興建。如此才能避開大嵙崁溪洪水期的災情並對樹頭陂蓄水灌溉功能影響最小。昭和3年(1928)至昭和6年(1931)間興建第二代站房時,樹頭陂再次縮小面積。比對日治時期山子腳渡船場的簡圖,再對照今日地籍圖,可以清楚看到樹頭陂經歷多次土地變更,蓄水面積逐漸縮減,現在山佳車站前的十二股圳像小水溝般大小,甚至連水溝上多被加蓋建築物。樹頭陂從一處大蓄水池縮減成小水溝,是樹林境內密佈的十二股圳圳道命運的縮影。


五、結語
新北市樹林區位於大漢溪下游水域較平緩的河段,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水源地,又因在龜崙山下,來自山上的溪澗水是初始拓墾者容易取得的灌溉水源,由《淡水廳志》記載位於今日山佳車站的中坑口,曾建築長340公尺(106丈)的壩堤,而以此築壩方式來推測胡詔當時建築第一口埤塘福安陂時,將陂內坑口兩側的山腳(狗蹄山與羊仔山)填土築壩而成為福安陂,其壩堤長度約185公尺,再由福安陂挖掘長8里的圳道灌溉三角埔,這是乾隆8年(1743)福安埤圳的規模。乾隆25年(1760)業戶「張必榮」與「吳際盛」,共同開鑿樹頭陂成功引大漢溪水做為水源。然而戰亂導致的土地爭奪,使得福安埤圳的歷史成為集體失憶的年代。如今十二股圳取入口及部分導水路已登錄為古蹟,期待修護後的十二股圳能再造歷史現場,連結起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