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書寫樹林包含投稿期刊的文章及自行發表的網誌, 投稿期刊的文章中的圖片在此彩色圖片呈現, 以利讀者閱讀。 如要了解文章中的註解, 請查閱原出版品。

連結網誌

  • 穿越樹林
  • 解讀「臺北州檔案(鶯歌庄文書)」
  • 樹林白色恐怖

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文章目錄

📑 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 文章目錄

點選以下標題可進入閱讀

  • 2025-09-28: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文章目錄
  • 2025-09-27:樹林記事簿|戰後新聞剪報(1951–2006)
  • 2025-08-19:十二股圳史料中的疑惑與誤解——從《淡水廳志》到「分」字解析
  • 2025-08-19:樹林聖蹟亭與樹小惜字亭:歷史建築與當代復刻的對話
  • 2023-06-25:新北市樹林區第一古圳「十二股圳」歷史探究
  • 2022-09-25:新北市樹林區13處地名由來與演變
  • 2021-12-25:日治時期新北市樹林區四大歷史陳蹟探查--石灰坑礦產運輸路線
  • 2021-12-25:日治時期新北市樹林區四大歷史陳蹟探查--狗蹄山陣地
  • 2021-12-25:日治時期新北市樹林區四大歷史陳蹟探查--治水亭
  • 2021-12-25:日治時期新北市樹林區四大歷史陳蹟探查--茶山隧道
  • 2020-09-25:臺灣傳統手工草蓆傳承以新北市樹林區潭底蓆編織工藝為例
  • 2020-03-25:以地理變遷視角解讀歷史傳說: 以新北市樹林區清代五大聚落的形成為例
  • 2019-06-30:從石川欽一郎的「山子腳の晚秋」探討新北市山佳地區觀光產業的前景
  • 2019-03-25:樹林十三公墓園與西盛大墓公的關係探討
  • 2017-12-25:淡水河西岸平原劉厝圳樹林段的身世探討
  • 2017-06-25:新北市樹林區舊地名「風櫃店」名稱由來之探討
較舊的文章 首頁

回目錄

🏠

搜尋此網誌

總網頁瀏覽量

熱門文章

  • 以地理變遷視角解讀歷史傳說: 以新北市樹林區清代五大聚落的形成為例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7期、2020年3月25日   一、前言   新北市樹林區關於河川的記載,在不同版本地方志裡的地理介紹中,多只提到大嵙崁溪 (大漢溪),少部份對大嵙崁溪網流分佈做較詳細的記載。樹林地區漢人入墾時,大嵙崁溪豐沛的水量為艱辛的拓墾帶來甜美...
  • 淡水河西岸平原「劉厝圳」樹林段的身世探討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2期、2017年12月25日 新北市樹林區歷史從清康熙 52 年( 1713 )賴科等人合組「陳和議墾號」開墾海山庄開始,三百年來灌溉系統的開鑿及修繕持續進行著,而取水口設在樹林區水源街的「劉厝圳」、「張厝圳」都是在乾隆中葉開鑿的灌溉系統,...
  • 從石川欽一郎的「山子腳の晚秋」 探討新北市山佳地區觀光產業的前景
              本文刊載於《臺灣風物》69卷2期、2019年6月30日 一、前言         山仔腳是臺灣常見的地名,在新北市樹林區也有一個地方叫做山仔腳,因為在龜崙山下而得名 。 1903 年日治 時代因煤礦運輸的需要在此設置 「山仔腳驛」, 1920 年改名為...
  • 樹林記事簿:戰後新聞剪報(1951–2006)
      樹林記事簿|戰後新聞剪報(1951–2006) 戰後的臺灣社會快速變遷,地方發展也留下了許多值得回顧的軌跡。這裡整理了1952年至2006年間有關樹林的報紙剪報,從地方建設、社會新聞,到人事見聞,都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樣貌。透過這些零散的新聞片段,我們得以重新拼湊出樹林在半...
  • 新北市樹林區第一古圳「十二股圳」歷史探究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24期、2023年6月25日 資料來源:臺北州檔案 延伸閱讀: 十二股圳史料中的疑惑與誤解 ——從《淡水廳志》到「分」字解析 一、前言 臺灣北部的拓墾,開始於康熙48年(1709)業戶「陳賴章」請墾新莊平原;康熙52年(1713)由鄭珍、王謨、賴...
  • 新北市樹林區舊地名「風櫃店」名稱由來之探討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0期、2017年6月25日。   新北市樹林區舊地名為「風櫃店」,相傳是因為此地打鐵店林立而得名;然而現今在樹林地區卻沒有任何一家打鐵店存在。經過筆者實地進行調查後,發現唯一一家打鐵店「正吉打鐵店」在民國 86 年時已結束營業,改行經營...
  • 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文章目錄
    📑 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 文章目錄 點選以下標題可進入閱讀 2025-09-28:書寫樹林 穿越古今— 文章目錄 2025-09-27:樹林記事簿|戰後新聞剪報(1951–2006) 2025-08-19:十二股圳史料...
  • 新北市樹林區(13處)地名由來與演變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 221 期、 2022 年9 月 25 日 原文以13處舊地名來探討,而樹林的舊地名約近百個,因而逐一新增在後記中。 一、前言   新北市樹林區自從 1713 年 「陳和議墾號」 開墾以來 ,距今已有 300 年以上的歷史,由乾隆 25 年 ...
  • 新北市樹林十三公墓園與西盛大墓公的關係探討
    本文刊載於《臺北文獻》季刊第207期、2019年3月25日 一、前言         樹林十三公墓園是新北市在 2008 年指定為市定古蹟,名稱為 「 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 ,地方民眾習慣稱其為 「 十三公 」 ,是樹林區、新莊區西盛及板橋區沙崙等三個地區家喻戶...
  • 十二股圳史料中的疑惑與誤解 ——從《淡水廳志》到「分」字解析
       解說牌與最初的疑惑 樹林是古代灌溉淡水河西岸平原重要的水源地,至今仍保留許多與水圳相關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十二股圳木棧道」。 在木棧道上,公所設立了一塊圖文並茂的解說牌,簡略介紹十二股圳的歷史,並引用自《淡水廳志》的記載。對多數初次接觸這條水圳歷史的...

關於我自己

鄭至翔(玓瓅)
自從女兒準備入學國小開始,我們決定找一處買得起房子的地方住,以繳房租的錢來買屬於自己的家,告別租屋人生。我們新家,西邊是淺山龜崙山脈,東邊有大漢溪,走路10分鐘就到火車站,但我們很少搭火車,上班騎摩托車,從住家到公司的路是那麼規律,很少走第二條路線,假日按照計畫開車載全家人出遊,因此,我甚至不知道隔壁巷子長什麼樣子;2008年金融風暴中因公司關閉台北部門而撤回台中總公司工作了3年,這3年的時間參加一些NGO的活動開啟了對腳下這片土地重新認識的機會,2011年辭去台中的工作回到樹林,開始用走路或騎腳踏車來探索住了8年的陌生小鎮。一路探索下來又過了10年,這段不算短的時間中聽到許多在地的故事,偏偏我就不善言詞,要如何把這些故事轉述? 穿越樹林 https://shulinhistory.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html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版權所有 © 2025 玓瓅文史工作室 . 技術提供:Blogger.